12月19日凌晨,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.5%至4.75%调低至4.25%至4.5%。这也是美联储继9月和11月之后,连续第三次会议宣布降息,全年的累计降息幅度就此达到100个基点。
美联储宣布降息后,美元指数直线冲高,离岸人民币跌至1美元兑7.3196元,创2023年以来最低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.1911,下调31点;加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.44655,为四年多来的最低点;韩元对美元汇率以1453.0韩元兑换1美元开盘,比前一日下跌17.5韩元,创下15年来的最低水平;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跌至0.90215,为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01为何降息?
美联储在议息会后发布的公告中表示,最近的指标表明,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。今年以来,劳动力市场状况普遍缓解,失业率有所上升,但仍处于低位。通货膨胀率在实现委员会2%的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,但仍然居于高位。
美联储寻求在长期内以2%的比率实现最大的就业和通货膨胀。该委员会判断,实现其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处于平衡状态。
数据显示,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2.7%,与市场预期持平,仍高于美联储2%的目标,前值为2.6%,维持了上月反弹的趋势;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.3%,与市场预期持平,前值为3.3%。而美联储更加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将在周五公布。经济学家预测,11月份美国核心PCE环比将上涨0.2%,这是三个月以来的最小增幅。
一些经济学家暗示,美联储将选择在明年初采取更为谨慎的降息方式,因为决策者将观望通胀是否会继续下降。此前两个月,物价上升压力比预期更为强劲。
02全球宽松大潮席卷而来
12月以来,已有多个主要经济体宣布降息。
美联储宣布降息后不久,卡塔尔央行下调存款利率30个基点。
当地时间12月11日,加拿大央行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。
12月12日,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,这是欧洲央行今年第四次降息。
12月12日,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,基准利率降至0.5%,距离零利率只剩50个基点,这也是2015年1月以来瑞士央行最大幅度的降息。
12月16日,巴基斯坦央行宣布降息200个基点至13%。
12月17日,摩洛哥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.75%下调至2.5%。
12月18日,智利央行行长科斯塔表示,适当时机将进一步降息。
英国央行将于本周四公布利率决议,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将维持4.75%的政策利率不变,坚持逐步降息的政策。
此外,市场对日本央行的加息预期正不断升温。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预计,日本央行将在本周加息25个基点至0.5%,但也有可能推迟到明年1月或更晚。
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分析称,从各家央行降息的政策表态来看,集体降息存在一些共性的背景,即通胀水平向着目标回落,同时经济增长较为疲软,且特朗普明年上台后,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风险可能给本国经济前景增添新的不确定性,因此央行货币政策重心向鸽派稳经济的方向倾斜。
03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信号彰显
尽管离岸市场上波动较大,但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始终处于7.20以下,从11月13日7.1996开始,到12月19日是7.1911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反而处在缓慢升值的通道,这种走势比较少见。从人民币中间价的走势可以看出,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决心坚如磐石。
《金融时报》提及,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。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,年末企业结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。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,风险中性理念明显增强,外贸企业外汇套保比例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上升,经营主体能够更理性地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,外汇市场运行更有韧性。
同时,年末是我国企业传统结汇旺季,过去五年1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都是升值的,不少专家认为今年年末结汇效应大概率仍会延续。据统计,前11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了12.9%。
12月16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朱鹤新主持召开党组(扩大)会议时指出,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,完善外汇市场“宏观审慎+微观监管”两位一体管理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,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。
(本文来源:浙江贸促会、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新浪财经、21世纪新闻报道、华夏时报、第一财经)